艺苑

期刊名称:艺苑
创办日期:2005
主管部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刊期:双月
电话:0591-38268061
Email:yyzzs@vip.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35-1278/G0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545

访问量:74193
日访问量:0

理论探索

  • 文化品格对中国画探索空间的主导性

    邵晓峰;

    本文阐释了文化品格与中国画的关系,在研讨中国画探索空间的广阔性的基础上,解析了文化品格对中国画探索空间的主导性作用,并论证了当代中国画文化品格的要义之一是复兴正大之美,而且提出中国艺术的伟大复兴有待于艺术家们对于这一重要文化品格的积极开拓进取。

    2010年03期 No.57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西方绘画中的虚拟光源传统

    刘聪;

    文章以《旧约》中记载的"神"创世纪为起点,认为人在被放逐之后存在一种先验的虚拟能力。虚拟是人的命运,从虚拟"神"的行为,到虚拟"神"本身。据此,文章用"虚拟光源传统"理论来解读西方绘画发展的轮廓,并以此将西方绘画分为四个阶段,即兴起于对光的虚拟、鼎盛于对空间的虚拟,以及经典虚拟时期和虚拟反思时期。主旨在于揭示西方人人格结构中的虚拟神性传统在绘画中的体现。

    2010年03期 No.5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舞台表演视角下的“扮演类”游戏——从“扮演类”游戏看游戏精神对舞台表演的启示

    臧保云;

    关于艺术的起源即有"游戏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的舞台表演艺术与日常游戏是不可分的。本文一方面着重分析"扮演类"游戏中的"类戏剧"特征,用以表达游戏中的艺术启示;另一方面,通过反观以戏剧为代表的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向,论证游戏精神的介入及对当代戏剧舞台的影响。文章在游戏和表演艺术之间架起桥梁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游戏中的自由精神,使其对舞台表演产生影响,进而得出游戏和艺术双向遇合的启示。

    2010年03期 No.5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6 ]
  • 电影色彩的互文性

    王燕子;

    互文性不仅体现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在文本内部的各元素之间,同样也需互相指涉的关系形成意义。电影色彩的互文性,指在影片的电影色彩之间,以及色彩与电影语言的其他元素之间互相指涉的表现形式。电影色彩互文性的表现形式,根据色彩或色调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点色彩的呼应、色调的互文对话、多色调的交叉拼贴。

    2010年03期 No.5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3 ]
  • 形式与拓新——杜尚与《下楼梯的裸女》

    潘丰泉;

    艺术创造是构思立意不断求新的过程。《下楼梯的裸女》可以说是杜尚所有作品中最具有创意表现力的作品。由于他在处理这一画面时,运用了不同于以往写实主义的另一种创作方式,从而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艺术感觉。所以,艺术家应多关注形式语言的创造性和拓展性。

    2010年03期 No.57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晚清绘画艺术的潜变——关于晚清谐俗绘画的兴盛

    谢玲;

    晚清艺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却呈现一派生机,绘画的大众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规律。晚清出现了表现出近代审美特征的绘画艺术,即与市民文化相应的肯于谐俗和独抒个性的绘画。本文根据晚清中国画坛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谐俗绘画兴盛的原因。

    2010年03期 No.5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欣赏评鉴

  • 发掘梅兰芳背后的文人——齐如山——读梁燕《齐如山剧学研究》

    廖奔;

    齐如山是北京近代文化史上一位奇人,也是中国京剧史上一位奇人。他对戏曲的最大贡献,是直接成就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梁燕的《齐如山剧学研究》全面分析了齐如山剧学的各个方面,从他的历史论、特征论、技法论到他的评论和研究;然后总结出齐如山剧学带有特征性的三个意识:科学意识、实践意识与比较意识;最后探讨了齐如山的剧学实践:他的编剧艺术、导演艺术和策划艺术,总结了他的多种才能与贡献。

    2010年03期 No.57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双情境”——试论周立波“海派清口”的表演特色

    顾振辉;

    本文通过对周立波"海派清口"表演的评述,来阐发在舞台表演中普遍存在的"双情境"理论。"双情境"是指在单人或多人的舞台表演中,在舞台上出现的两个情境,即演员与观众交流的剧场性情境以及演员根据其表演所需要的演出效果而自行设置的一个情境。演员在这两个情境之间的跳进跳出能营造出一定的喜剧效果。

    2010年03期 No.57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关注平民的艺术家——何燕明教授的雕塑、绘画与诗歌

    章绍同;

    何燕明是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著名的雕塑家、画家,诗歌创作则是他艺术创作的闲来之笔。他的艺术风格与品格,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

    2010年03期 No.5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明弘治岳刻本《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版画赏析

    叶建纹;

    《西厢记》刻绘本中较完整的要以明中期弘治十一年刊于北方的金台岳家刻本《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为最早,它的版刻具有北方的豪放特色,画风洒脱粗放,善于烘托场面气氛,在中国版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10年03期 No.5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创造舞美造型与偶趣演出的和谐美——谈掌中木偶儿童剧《魔箱》的舞美创意

    郑雷莹;

    掌中木偶剧是傀儡戏中木偶体形最小的剧种,其舞台空间相对较小,舞台的视觉画面十分有限。如何使小剧种的木偶小天地在原有的舞台上拓展出较大的空间?该剧的舞台设计从空间上出新,在结构上突破原有舞台的局限,使木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里变换表演,达到上下呼应的效果,从而提升了舞台空间的审美趣味。而人物造型设计则一改传统偶戏中模仿戏曲脸谱化的行当界限,以夸张变形的写意手法,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加以强化,使他们的形象更突出,性格更鲜明。

    2010年03期 No.57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数码艺术

  • 时间的压缩与空间的扩张——数字短片时空建构的研究

    全真真;

    文章试图通过对数字短片的文本分析来归纳其时空建构的方式。可以说,数字短片的基本形态就是在最小化的时间内将空间最大化的呈现。采用数字技术,通过丰富的影像材料的碎片化、变形化的表现,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对抗性组合,这种异质的组合与拼贴构成了数字短片的时空形态。

    2010年03期 No.57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 数字短片的类型化特征

    王旖霏;

    数字短片更具有自由性和创作性,它的形成往往建立在一个多媒体数字化的平台之上,以此为基础来构成短片的内部元素,其场面的调度不用考虑现实对其的桎梏。实际上,数字技术能够轻而易举地利用虚拟、模拟的手段来达到表达短片意旨的目的,而不是像电影短片、录像短片那样必须完成对事实的完整纪录。即使有些电影短片的构成仍然有数字化因素,也只是在画面事实的基础上加以点缀,并没有从根本上驱动短片构成元素的整合规则。因此,数字短片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电影艺术和录像艺术,它是录像艺术的延伸与发展。

    2010年03期 No.5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数字短片制作:平民化时代业已到来?

    汪许莹;

    随着DV电影、网络视频等数字影像制作在民间越来越多地涌现,影像制作似乎已经进入了平民化时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文章试从数字影片的平民化生产和数字影像制作与平民梦想两个方面来剖析影像制作的平民化以及平民化的可行性。

    2010年03期 No.5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艺苑画廊

影视长廊

  • 表演“西方主义”:后文革氛围中的《推销员之死》

    周云龙;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和引发的相关讨论,使其成为了反映198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的一个载体,其中折射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的梦想与焦虑。在中国的"后文革"氛围中对于《推销员之死》的跨文化挪用,使该剧的舞台化成为一个表演"西方主义"的隐喻,当时中国的知识群体正是通过这一文化实践中,运用西方的戏剧知识建构出了特定年代的"反话语",并藉此规划了其现代性想象的愿景。

    2010年03期 No.5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阿凡达》电影专题(四篇)

    《阿凡达》横亘了2009-2010年漫长的几百个日夜,其话题性强且多点开花,纯实力更是毋庸置疑。人们可以记住的关于影片信息的"点"——多得数不胜数。"大船导演"、"里程碑"、"革命"等等字眼夹杂在观众每一天可以接触到的所有信息渠道中不断涌来,直到铺天盖地。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很是显赫:历史上第一部全3D制作与真人结合的影像、历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达5亿美元)、历史上全球票房最快突破10亿美元的电影(17天)……这些都是历历在目的数字。近年来,几乎没有哪一部电影可以这般令人望眼欲穿,又让全世界陷入癫狂。电影纪年的长河可能或者已然被《阿凡达》"一分为二"。而我们狂热参与或无动于衷的这一段日子,就叫做历史。

    2010年03期 No.57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科技政治与生态隐喻:解构《阿凡达》

    朱锐;

    从后殖民批判的角度来看,好莱坞影片《阿凡达》其实是一个征服异域并遭遇抵抗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阿凡达》是对好莱坞科幻影片话语谱系的一种翻转和颠覆。但这种反思意识却消解于银幕内外的双重悖论之中:它不仅借助银幕外的高科技讲述了一个反高科技的故事,同时,还由高科技带来了北美之外的票房奇迹,构成了全球电影不均衡的生态结构。《阿凡达》的科技政治和生态隐喻,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全球文化关系格局的一个缩影。

    2010年03期 No.57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阿凡达》——卡梅隆的神话与童话

    党阳;

    《阿凡达》是2010年贺岁片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他非凡的想象和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为观众带来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电影有着神话般瑰丽的外壳和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卡梅隆藉此警示地球上出现的生态灾难以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2010年03期 No.5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0 ]
  • 潘多拉与盖亚的博弈——浅析《阿凡达》的隐喻与启示

    孟洋;

    《阿凡达》无疑是今年贺岁影片中最为出彩的一部。抛开商业片固有的套路与通病,《阿凡达》最大的噱头就在于蕴含在影片中的生态学转向。在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阿凡达》也在电影领域艺术地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工业革命以降,人类文明逐渐进入了"脑化"时代,机器作为征服自然的主角登上历史舞台。在机器与自然的一次次博弈中,不仅"内生态系统"——人类的"心世界"日渐化为废墟,在机器的步步进逼下,孕育文明的"生态王国"也面临坍塌的危险。

    2010年03期 No.5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生态·爱情·殖民——中国观众对《阿凡达》主题的三种解读

    徐秋雅;

    中国观众对《阿凡达》主题的解读主要是围绕生态、爱情、殖民而展开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观众对电影的各种解读不是对电影情节刻板地摹写,而是与制作者共同合作,一起完成对电影的最后创作。针对大众对近期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诸多评论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探讨观众在电影鉴赏中的作用和意义。

    2010年03期 No.57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美国动画片中的中国形象——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

    林婷;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皆是以中国形象为背景的美国动画片,但两部影片经过好莱坞的改编,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美国味道"。好莱坞是如何改编这两部电影的,他们改编两部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电影,其背后蕴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本文从此入手探讨了美国动画片中的中国形象。

    2010年03期 No.5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3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5 ]

文化视野

  • 明清时期民营手工艺生产形态研究

    赵屹;

    明清民营手工艺是伴随官营手工艺的衰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存在四种生产形态,即家庭手工艺、手艺人手工艺、作坊手工艺和工场手工艺。本文旨在从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角度对明清民营手工艺的生产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探析明清时期民营手工艺的生产情况。

    2010年03期 No.57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 ]
  • 美食·美器·文化——从唐代的几种代表食器看几个文化现象

    沈一帆;

    唐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在思想史及文学艺术的创造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更反映在唐人对日常生活器物的独特审美趣味中。本文试图从唐代饮食器具与饮食文化的关联切入,分别探讨唐代金银器、瓷器以及西域食器所折射出的贵族阶层、文人阶层以及平民阶层的饮食文化风尚及其背后的时代文化特征。

    2010年03期 No.5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诠释扑克牌设计初探

    黄坚;吴艳;李巧燕;黄子杰;

    诠释扑克牌(Transformation Playing Cards)是一种非标准全花式扑克牌。它以特殊的方式将扑克原有的牌点转化到图案中,或者说是以巧妙的图形艺术设计表现方式来反映扑克原有的牌点。本文尝试对诠释扑克牌的艺术特色、设计元素进行分析,阐述诠释扑克牌设计的文化理念。

    2010年03期 No.57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采莲(嗦啰嗹)”与龙舟竞渡

    陈燕婷;

    流传于福建泉州的"嗦啰嗹"民俗活动,又名"采莲",该名称的由来令人困惑。本文从"采莲"与龙舟竞渡的关系入手,指出二者具有共同的发源地、共同的工具以及共同的活动时间。以这种密切关系为依托,龙舟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常被称为"采莲曲",并发展出许多与龙舟有关的节日"采莲"风俗。与龙舟竞渡一样,节日"采莲"风俗以龙为崇拜对象,其目的是禳灾驱邪。其中,有的最后脱离龙舟而独立存在,泉州"采莲(嗦啰嗹)"即为一例。

    2010年03期 No.5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 ]
  • 木中翘楚 精工巧雕——浅赏清代嘉庆鸡翅木框嵌黄杨木雕寿屏

    欧阳桂兰;

    清代嘉庆鸡翅木框嵌黄杨木雕寿屏,所选材料名贵,雕刻技艺高超,工艺十分精美,令人赏心悦目,有乾隆时期木雕艺术之遗风。寿屏保存完整,品相甚佳,集书、雕、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反映出清代嘉庆年间的木雕艺术水平,备受人们的青睐。

    2010年03期 No.57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泉州茶馆(店)中的南音文化探究

    蔡夏玲;

    南音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它传承着古老的南音文化,成为泉州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事象。而茶馆优雅恬静的环境则给南音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本文将以田野调查的纪实方式,探究泉州茶馆中的南音文化。

    2010年03期 No.57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 ]
  • 宋代工笔花鸟画之“写实精神”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王清丽;

    本文旨在探讨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写实精神"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启示,这种严谨与格物致知的写实精神将画家的人格、情操和精神等进一步融入到对客观物象的形似描绘之中,并强调对自然形态的提炼、改造与超越。它包含了自然美、师造化、写实与形似、写实与传神等多方面的因素。

    2010年03期 No.57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7 ]

艺术教育

  • 设计中如何拓宽创意空间

    张卫伟;

    在设计中,要拓宽创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它所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泛。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拓宽创意的方法,并且强调只有通过多种要素的协同发展,才能对拓宽创意产生明显的效果。

    2010年03期 No.57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试论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发展历程

    张珏惠;

    中提琴最初只是作为简单的中声部在一些合奏、重唱或合唱中运用,其独特的表现力与在乐队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的创作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中提琴的发展与交响乐队相关,文章拟从这个角度谈谈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发展历程。

    2010年03期 No.57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9 ]
  • 下载本期数据